平仄是在四声的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
古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为仄。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第一声、阴平(一),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第五声、轻声。第一、二声为平,第三、四声为仄。
由此可见,古代汉语的四个声调,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不完全一样,古代汉语发音短促的“入声”字,现在在普通话里消失了,此外,普通话中不少字由于经过演变,字的发音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就会产生错误,容易误会古人平仄不合格律、出律了。
现代人无论是创作或评判诗词的好坏,都不应过于拘泥于诗词格律、平仄之说,当以诗词的意境为重、气势为重。至于诗词的音调只要读起来顺口即可。
财务科 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