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继续深化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继“十一五规划”设定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指标后,我国在节水领域也有了降耗指标。昨天,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建设部联合发布《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用水量比2005年降低20%以上。为此,我国将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节水690亿立方米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称,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将使水资源需求量大幅度上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而此次《规划》的编制就是为推动全社会大力节水降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单位GDP用水量比2005年降低20%以上。通过《规划》实施,可节水69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节水200亿立方米,工业节水134亿立方米,城镇生活节水18亿立方米。节水的重点领域是农业、工业、城市和非常规水利用。其中,农业节水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为核心,结合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和普及节水技术。工业节水则要重点抓好火力发电、石油石化、钢铁、纺织等高用水行业的节水工作。为了达到节水20%的目标,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一五”期间,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的水管理体制及机制。一是完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二是建立健全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三是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配套制度。四是建立健全节水减排机制。五是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首先树立节水观念
“单位GDP用水量比2005年降低20%以上这个标准定的还是比较合理的,但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完成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章琦向早报记者表示,目前很多老百姓尚未养成节水的观念和习惯,对我国的水资源情况也并不清楚,因此,首先要使广大群众树立节水的观念。同时,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企业用水,使之既不妨碍企业生产,又降低了耗水量。“节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如此才可能达到《规划》中的目标。”章琦说。《规划》同时指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建设。“十一五”期间,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的水管理体制及机制。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制度创新、政府主导、节水减污、科技创新和统筹规划。根据《规划》,中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二是要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三是完善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四是建立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逐步形成“浪费水可耻、节约水光荣”的社会风尚。要建设节水型社会,最重要的还是努力让群众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让节水的观念深入人心。此外,我们要适当引进高新技术,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