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不学礼 无以立 Date:2019-02-28 16:02:37  Author:管理员  Hits:2164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西周初年,周公制礼,自此“礼”赋予中华上下数千年传统文化,中国素有 “礼仪之邦”的美名。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与人、组织与组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更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信息的飞速传递更是改变了我们的交往观念和交往行为。
          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人的素质就越高,高素质的人对礼仪的重视就应该更重视。社会现象的却恰恰相反,物质的注重胜过了精神文明,金钱扯上关系的爱情战胜了一切,房、钱、车是择侣的第一标准,整个社会似乎都默认了这一准则;“孔融让梨”陪伴着我们成长,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心智越来越健全,谦让似乎成了社会的稀缺品,校园暴力,毒杀室友事件、公交车的不让座、乱闯红灯、随意加塞行为、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甚至网络上诞生了谦让过了头,就成了软弱,善良过了头,就缺少心眼流行语。礼仪的丢失的结果就是冷漠,社会的冷漠,延伸了无数的尔虞我诈、望而生畏,最终就是人性的丢失,社会的倒退。
          梁文道先生在《遍地的奢华和奇缺的教养》一文中所说:如今有力奢华的招摇过市之辈多如过江之鲫,甘于谦逊、力求品格善美的人却几不可闻,岂不可叹?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个家庭,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社会风尚、思想觉悟、文化修养、精神面貌、道德水准等软实力的标志。礼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体现,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感恩和仁爱。礼者,人道之极也,知感恩,懂礼节,行礼德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学礼、知礼、懂礼、行礼应是人生的必修课而不应是选修课,礼仪并非说教,当知行合一,带进自己的生活。(水质检测中心:谢诚成

上一信息:家乡的春节

下一信息:振奋人心的政府工作报告